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红群[1]
出 处:《理论导刊》2013年第11期69-72,共4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转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以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的实践为切入点"(12&ZD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困境的视域之下,对于理论的深度研究十分必要。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困境主要表现为社会的现代性困境和人的现代性困境,它们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限度、认同限度、情感限度和信仰限度。只有超越这四重限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得到有效推进。为此,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契机消解社会的现代性困境、以人文关怀为导向消解人的现代性困境,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在超越和内在超越。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