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第11期329-33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摘 要:创伤是指由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生产事故、自然灾害、战伤、打架斗殴等。创伤不仅发生率高而且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轻者可出现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涉及心、肺、脑、肝、肾等脏器而危及生命。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①疼痛:其部位与受伤部位的神经分布、损伤轻重、炎症反应强弱等因素有关,一般在伤后2~3天可缓解。严重损伤引发休克时,患者常不能自诉疼痛;内脏损伤所致的疼痛常定位不确切,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可能已并发感染。②肿胀:由局部出血和(或)炎症渗出所致,可伴有发红、青紫,组织疏松和血管丰富部位尤其明显,有血肿形成时还可出现波动感。③功能障碍:组织局部结构破坏,可直接造成功能障碍、局部炎症、疼痛,也常使患者活动受限。④伤口或创面:开放性损伤时局部皮肤或黏膜被破坏,伤口或创面的形状、大小、深浅与外力的性质、作用力大小等有关。常表现为出血、组织结构破坏甚至深部脏器脱垂,较深的伤口还可引起神经、血管、肌肉肌腱等的损伤,以及泥沙、木刺或弹片等异物的残留。(2)全身表现。①体温升高:因损伤出血、坏死组织和分解产物的吸收、致炎因子的作用等引起,一般为38~C左右,若发生脑损伤或并发感染,则可出现高热。②脉搏、呼吸、血压的改变:受伤后释放的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发生大出血或休克时,因心排血量明显减少而使血压降低、脉搏细弱;较重的损伤常使呼吸加快。③其他:如食欲不振、乏力、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尿量减少、体重减轻等,严重时引起创伤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3)并发症。①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开放性伤口沾染细菌,闭合性损伤如消化道、呼吸道受累或破裂,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