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秀萍[1]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3-18,共6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考古出土商代乐器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600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研究项目"黄河流域考古出土商代乐器研究"(项目编号:CXZZ12_06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对考古出土的乐器进行分类整理研究是乐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八音"为分类标准,对殷墟出土的乐器进行分类整理,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发现,殷墟出土的乐器虽然种类较少、门类尚不够齐全、制作材料也不够丰富,但依然能够使我们从中窥见商代乐器发展的基本概貌。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到,至迟在商代晚期,后世所见的许多乐器在商代都已出现,可谓"八音"齐备。其中,青铜材质类乐器编铙的出现和在商代音乐实践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为后世中国青铜编钟类乐器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