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粳稻品种演进过程中产量和米质的变化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剧成欣[1] 张耗[1] 董晶晶[1] 王志琴[1] 杨建昌[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扬州225009

出  处:《中国稻米》2013年第6期11-16,共6页China Ri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交流项目(310611404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41;31071360;31201155);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3;201203079);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4);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32501200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经费

摘  要:以江苏省近60年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2个粳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依据品种株型和基因型,结合种植年代将其分为6个类型,研究了江苏省粳型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产量和米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品种演进过程中,稻米的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消减值和米粉中氮素、硫素含量降低,氮碳的稳定同位素比值降低,整精米率和崩解值提高;产量随品种演进而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加。说明江苏粳型水稻品种改良实现了水稻优质、高产的协同提高。

关 键 词:粳稻 品质 产量 江苏 

分 类 号:S51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