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新宁的地方自治及其影响(1909—1914年)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传武[1,2] 

机构地区:[1]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政法学院 [2]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出  处:《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116-127,共12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2WYM_01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咸同以后,新宁出洋人数众多,某些绅士在个人经历、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等方面,开始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清末地方自治的推行,接续并强化了这一新风,绅士内部进一步分化为"新党"和"旧党"。在民初地方自治推行中,绅士间新旧之争渐趋消弭,议事会选举受宗族势力影响较大,多按姓氏选出,流品复杂。城、镇乡的自治机构作用有限,无法承担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任务,新宁商界尤其是港商,日渐取代绅士,成为上达官厅、下通民情的中介。这一过程,使新宁的地方自治推行烙上了鲜明的地区性特点,新宁作为侨乡的区域特征也藉此而展演。这一历程可能展现了当时华南侨乡发展的某些普遍势态。

关 键 词:地方自治 新宁 绅权 港商 

分 类 号:K25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