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晓婧[1]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241003
出 处:《民国档案》2013年第4期93-99,共7页Republican Archives
基 金: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立项项目"民国基层的法律运作研究--以江宁县法院司法诉讼档案为考察中心"(CXLX11_0006);四川省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法制变革中东西部差异实证研究--基于江宁司法档案和新繁司法档案的互考"(SC12B06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近代法制变革中地区差异实证研究"(2012M52168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纳妾"现象从西周开始就以制度化存在。直到民国时期,有些思想家、政治家或者社会团体开始批判"纳妾"现象,并且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但是当时的立法和司法对于"纳妾"现象,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江宁县的司法诉讼档案可以证明,纳妾如果没有举行结婚仪式,那么就不构成重婚罪。根据民国时期的法律,纳妾可能构成通奸罪,但司法实践中很少发现丈夫纳妾行为构成通奸罪的案例,而是以民法中的"通奸行为"判定之,成为妻子提出离婚诉讼请求的理由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