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宅巍[1]
机构地区:[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210013
出 处:《民国档案》2013年第4期140-141,共2页Republican Archives
摘 要:在对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的研究中,国内外学术界不仅对实际遇难人数有争论,而且围绕这一问题,还派生出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认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需要有一个较为固定的界标。"30万人以上"遇难的结论,经过了长期的历史考察和检验,是中国官方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用东京法庭和南京法庭两个法庭判定的人数来表述,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当前研究遇难人数应走出求精、求多、求恒的误区。遇难人数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应当是可以讨论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