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培英[1]
机构地区:[1]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北京100083
出 处:《求实》2013年第A02期264-266,共3页Truth Seeking
基 金:2012年北京市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北京城市学院人文社科类专业群综合改革"(PXM2012_014202_000198)
摘 要:文学作品常常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有时候还是未来现实的一面镜子。最近重读俄国伟大作家普希金的剧本《鲍利斯·戈东诺夫》,使我陷入沉思,感慨万千,它让我又联想起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关于苏联的解体众学者已经总结出许多经验与教训,但好似有一个重要的教训没有充分被总结出来,这就是人民在关键时候的“沉默”。人民的“沉默”似乎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任何一个当政者都不能忽视它,还是让我们从普希金的剧本谈起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