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中的名物关系研究——以“椎髻”与少数民族发式特征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锐[1]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28-31,共4页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湖北少数民族绘画艺术的文献搜集整理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BMW200925)

摘  要: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历史考察往往涉及实物与文献词汇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常常会因文献词汇的模糊性造成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描述上的偏差,对"椎髻"一词的使用就属于上述偏差中较典型的一种。古文献中常见的"椎髻"一词被大量运用在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描绘的语境中,后人在考察少数民族发式特征的时候,由于其具体样式并不十分明确,往往会根据"椎髻"出现在历史文献中的地域归属作为当下同一区域少数民族发式特征的依据。但"椎髻"一词在汉统文化语境中的语义重心在于指代异族文化,这种指代背后的参照系就是汉统文化礼仪中的"冠礼"。因此,"椎髻"就并非古代某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征的专属特指。

关 键 词:椎髻 发式 冠礼 少数民族 

分 类 号:C95[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