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燕[1] 章启秀[1] 胡琳琳[1] 黄芸芳[1]
机构地区:[1]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浙江省杭州310004
出 处:《中国基层医药》2013年第23期3672-3673,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并对冠心病失眠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为冠心病失眠患者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冠心病失眠患者24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20例,男女比例1:1,两组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分析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并对患者主观评价睡眠质量进行分析、记录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和睡眠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影响睡眠的因素中从高到低分别为占心理因素31.3%(75/240)、社会因素26.7%(64/240)、环境因素17.5%(42/240)、疾病因素16.3%(39/240)以及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占8.3%(20/240)。干预组睡眠质量主观评价感觉很好和好分别为32.5%(39/120)和42.5%(51/120),对照组分别为22.5%(27/120)和31.7%(38/12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7.8、140.5,均P〈0.05);而干预组睡眠质量主观评价感觉差的为10.8%(13/120),低于对照组的27.5%(33/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6,P〈0.05);干预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和觉醒次数分别为(22.7±2.6)min、(6.4±1.0)h和(4.4±0.5)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2.3、2.6,均P〈0.05)。结论影响冠心病患者失眠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