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志明[1] 王泽学[1] 刘永欣[1] 姜威[1] 曲博[1] 梁磊[1]
机构地区:[1]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胸外科,辽宁沈阳110024
出 处:《中外医疗》2013年第29期98-99,共2页China &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侧孔的胸引管对胸腔闭式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选用一致型号(FR32)对3组采取不同侧孔引流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A组用单侧孔引流管;B组用双侧孔引流管;C组用三侧孔引流管;术后观察引流时间,引流量,引流液性状,引流管顶压肺脏,引流管阻塞,引流管侧孔外露或侧孔脱至胸壁内,是否有包裹性液气胸。结果 3组引流管带管时间和引流量比较采用wilcoxom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82,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①包裹性液气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PA-C<0.05),单侧孔胸引管组发生包裹性液气胸高于双侧孔和三测孔组。②引流管侧孔外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0.05),单侧孔发生侧孔外露要低于三侧孔组。③引流管堵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0.05),单侧孔发生率高于双侧孔组。④顶压肺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0.05),单侧孔发生率低于三侧孔组。结论双侧孔引流管并发症少,适合常规术后闭式引流术;而自发性气胸锁中线第二肋间闭式引流用单侧孔较好,并发症较少;肺上叶切除上胸腔引流用三侧孔管较合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