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与早熟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启云[1] 盛孝邦[2] 段美娟[1] 

机构地区:[1]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5 [2]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出  处:《湖南农业科学》2000年第5期6-9,共4页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湘科技字(97) 37- 1]

摘  要:以不同来源的典型籼稻光温敏不育系和不同生态类型的常规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其光温敏核不育性遗传规律及其与生育期的关系 ,结果表明 :(1)不同生态类型的常规籼稻品种均能恢复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 ;(2 )不同来源的光温敏不育基因在可恢程度上有明显差异 ;(3)不同来源的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均能在不同生态类型的常规籼稻品种遗传背景中表达 ;(4)育性遗传与生育期遗传是完全独立的 ,以迟熟、强感光的晚稻常规品种为不育基因受体亲本 ,也能选育到早熟的完全不育株 ;(5 )在与早、中稻常规籼稻品种杂交时 ,早熟性遗传表现为超显性、完全显性或部分显性 ,但在与感光性强的晚稻品种杂交时 ,母本不育系的生育期对杂种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对光温敏不育系可恢性较差的遗传机制以及早熟、优质实用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籼稻 光温敏不育系 育性 水稻 早熟性 

分 类 号:S511.032[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