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支宇[1]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出 处:《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2期20-22,共3页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基 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当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问题研究"(13ZS073)资助
摘 要:“物”与人类的生存经验和存在样态密切相关。从康德的“物白体”、马克思的“拜物教”、莫斯的“礼物”到海德格尔的“物聚集”,再到波德里亚的“物体系”,思想家们无不从“物”的沉思中发现新的哲学道路或从新的思想框架来改写既有的“物”观念。显然,“物”可能是我们解读和阐释新世纪社会文化现象与属性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