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翁志勇[1] 丁若虹[1] 陈正华[1] 韩斌[1] 汤俊[1] 柯发军
出 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年第12期2744-2744,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基 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JX4B68)
摘 要: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主要由多种炎性细胞产生的内源性磷脂介质[1],具有强烈的促血小板(PLT)聚集和释放作用,能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参与损伤后多种炎症介质的“中心放大”介导作用,是创伤、休克等多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与其发生和转归密切相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烫伤早期SD大鼠血清PAF的变化及其与烧伤程度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自动酶标仪(型号:RT-2100C,深圳雷杜公司);医用离心机(型号:LD4-2A,北京医用离心机厂);KELON低温冰箱(型号:BCD-191W/HC,广东科龙有限公司);721型分光光度仪(上海欣茂仪器有限公司);血常规测定仪(型号:ZBG51-MTN-21,北京中西远大有限公司);大鼠PA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上海史瑞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9041004).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