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同进[1] 杨代秀[1] 叶巍岭[1] 董莉莉[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新生儿科,224001

出  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年第6期638-640,共3页Chines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YK2010078)

摘  要: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有效性及意义.方法 前瞻性观察我院诊断为新生儿ALI的患儿,22例新生儿采用PS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组),2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上机前及使用PS后的血气指标及动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OI)、X线胸片动态变化,并随访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治疗组在使用PS后,肺顺应性增加,2h、24 h、72 h的动态肺顺应性分别为(0.56±0.09) ml/(cm H2O·kg)、(0.73±0.12) ml/(cm H2O·kg)、(0.52±0.14) ml/(cm H2O·kg),与对照组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S后2h、24 h、72 h的O1分别为345.5±23.9、338.2±26.7、317.6±27.5,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1.4±24.2)h、住院时间(12.5±2.1)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x2 =3.57,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2,P>0.05).结论 PS气管内滴入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作为治疗新生儿ALI有效的治疗手段,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了并发症及病死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关 键 词:呼吸障碍 肺损伤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通气 新生儿 

分 类 号:R722.1[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