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2006-2011年蚊类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金有 阎峻[2] 李国太[3] 

机构地区:[1]平凉市崆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744000 [2]平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744000 [3]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兰州730000

出  处:《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第4期68-69,共2页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了解崆峒区不同生境蚊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掌握灭蚊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用诱蚊灯法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 2006-2011年累计捕获蚊虫4属10种39 609只,总密度2.0只/h·灯。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88.18%;其次为三带喙库蚊8.12%,帕氏按蚊3.18%,其它蚊种数量甚少。每年3月蚊虫开始活动,密度逐渐升高,7-8月达到峰值,9月密度开始下降。不同环境类型蚊密度以牲畜棚和农户最高,分别为3.8和2.4只/h·灯,其次为居民区、医院和公园。结论崆峒区蚊类密度高峰为7-8月,应在密度高峰到来前1个月,采取综合性灭蚊措施。

关 键 词:医学昆虫 灭蚊 卫生监测 

分 类 号:R184.31[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384.1[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