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小说语言的民俗化研究——以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闫晶淼[1] 

机构地区:[1]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12期91-93,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2010年度绥化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R1002004

摘  要:迟子建是出生于黑龙江北部并长期生活在黑龙江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中满是北国风情,满是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北方民俗气息,这也使得小说语言呈现出独特的风貌。《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生活在黑龙江北部地区的鄂温克族人近百年的生存史,也见证了这一弱小民族的独特风俗习惯,他们靠饲养驯鹿、打鱼狩猎为生,特有的饮食、服饰、用具、宗教信仰等民俗民风都深深烙印在他作品的语言之中。

关 键 词:迟子建 语言 民俗化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