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脉病研究室,沈阳110032 [2]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沈阳110847 [3]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实验室,沈阳110847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第11期1256-1258,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科技部973计划-"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研究(2013CB5317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13)-血脉病痰瘀论治重点研究室
摘 要:脾病"脉道不利"之说出自《内经》,历来医家鲜有发挥。本文试分别阐述"脉道"、"脉道不利"、"脾病"的含义,探讨脾与脉道的联系。《内经》中记载的脉道,即血脉,强调脉的形体,特指运行气血的管道,如气血运行不畅则会出现"脉道不利"的病理表现。脾运化水谷的必经途径为脉道,脉道须脾的滋养维持贯通。"脾病"可以概括为脾虚或脾实,均可导致"脉道不利"。冠心病的中医病机为心脉痹阻,为"脉道不利"的特殊表现,其发病与脾运化失常密切相关。因此以《内经》脾病"脉道不利"理论,可以指导冠心病的治疗,为"从脾论治"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
分 类 号:R256.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