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血浆凝固时间对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价值的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国永 黄伟忠[1] 黄雪梅[1] 

机构地区:[1]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18

出  处:《中外医疗》2013年第30期56-56,58,共2页China &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摘  要:目的对活化凝固时间(APCT)对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价值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3月入住该院并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患者36例,应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对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的APCT变化进行检测,并与血小板计数增加矫正指数(CCI)以及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血小板输注后1 h的APCT值:(61.1±8.6)s与24 h后的APCT值:(69.3±8.8)s,较输注前的APCT值(105.8±10.9)s,明显缩短(P<0.01)。且正常对照的APCT值为(41.1±3.6)s。在36例血小板输注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显示为血小板输注无效,且血小板输注后1 h以及24 h的CCI为7516,4356;PPR值为26.1%和11.3%,其PPR值均为无效,而CCI值于输注后1 h显示为有效,在24 h后显示为无效。结论APCT可以有效、科学的反映血小板质和量和变化,较全面地评价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

关 键 词:活化血浆凝固时间 血小板输注 评价 

分 类 号:R457[医药卫生—治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