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颖[1] 田野[1] 王景华[1] 王毅[1] 江荣才[1] 张建宁[1]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教育部“中枢神经系统创伤修复与再生”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神经损伤变异与再生”重点实验室,300052
出 处:《天津医药》2013年第12期1215-1217,共3页Tianj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分析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优化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5例,比较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发病前高血压控制情况、发病后就诊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部位、血肿量及治疗方法的预后情况。结果55例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预后不良28例(50.9%),死亡12例(21.8%),多见于男性(83.6%)、基底节区血肿(80.0%)、超重肥胖(61.8%)、发病前高血压控制不良者(89.1%)。BMI正常较超重肥胖者(66.67%vs 38.24%),发病前高血压控制良好较控制不良者(100.00%vs 42.86%),发病后6 h内就诊较6 h后就诊者(61.76%vs 28.57%),GCS为9~12分、13~15分较3~8分者(75.00%vs 78.95%vs 12.50%),单纯基底节区血肿较基底节区血肿破入脑室者(60.61%vs 18.18%),基底节区血肿量≤40 mL者较>40 mL者(73.68%vs 32.00%)的预后良好率高(均P<0.05)。基底节区血肿量20~40 mL者中,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者的预后好(100.00%vs 28.57%,P<0.05)。结论控制体质量与血压、早期就诊及适当放宽手术指征等是改善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