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洪本健[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丛》2012年第1期294-301,共8页
摘 要:清代前期,众多学者文士,对欧阳修的人格、学术,特别是文的成就,多所称扬。个别的如冯班,在文学、史学、经学方面对欧阳修批评甚多,有合理的部分,但不少失之偏激。中期,桐城派对唐宋文十分重视,欧阳修自然深受尊崇。方苞、刘大魁、姚鼐通过古文选本的编纂,扩大唐宋文的影响。他们欣赏欧阳修之文的情韵深美,遴选欧阳修之文以富于情韵的序、记、志铭为主。后期,欧阳修研究呈现沿袭与变化并存的局面。刘开以为不仅要学韩愈、欧阳修,更要学《史记》、《汉书》,并进而学六经及诸子百家。曾国藩编《经史百家杂钞》,强调宗经。理学家方宗诚则谓欧阳修为“道之浅焉末焉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1.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