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甘[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写作》2013年第12期31-38,共8页Writing
摘 要:众所周知,苏轼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他一生创作4349篇散文,其中记体文有61篇,虽数量不多,却是最能代表他个人的,乃至于北宋散文特色的一种文体。我们认真考察就会发现这类散文成就的取得与苏轼对艺术创作中“有法”与“无法”关系的灵活把握有重要关系,厘清苏轼散文创作中的“有法”与“无法”,对了解苏轼散文创作风格生成机制将大有裨益。以下,我们就结合苏轼的记体文创作论述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