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的演进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倩[1] 杨启智[2]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

出  处:《农村经济》2013年第12期46-48,共3页Rural Econom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产业转移研究"(编号:11XJY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家庭经营模式的制度内涵及其新变化,本文构建了一个"生产要素相对价格—要素密集度—农业生产模式"的理论范式,并指出:内生于资本的规模经济和内生于雇佣关系的偷懒行为实质上构成了农业生产模式变迁的制度收益和成本,而自然资源禀赋的区域性差异必然引起农业生产新模式的发散式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要素密集度的变化优化了农业产业属性,进一步提高了新生产模式的制度绩效。

关 键 词:农业生产模式 规模经济 偷懒行为 发散式发展 

分 类 号:F294.1[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