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小说评论》2013年第6期51-51,共1页
摘 要:在90年代的文学(文化)场域中,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散文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份额。围绕着余秋雨与其文其人的种种臧否甚至构成了90年代文化论争的一部分。这里面涉及到从80年代到90年代社会转型中知识分子(作家)、文学与新兴的大众媒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的角色调整。戴潍娜的论文摒弃传统的文本研究的方式,以“整体场”的视域,将余秋雨置于90年代“漩涡的中心”,观察“事态”的运行以及“人人卷入的场帚”,从视觉美学、镜像人格等角度分析余秋雨现象的复杂意识形态。论文角度新颖,一些观点虽然还有商榷的余地,但已经打开了余秋雨研究的空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