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人格与规定气质——余秋雨现象二十年重审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潍娜[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小说评论》2013年第6期51-61,共11页

摘  要:发韧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散文包涵了三大传统——“审美”的抒情,“审丑”的幽默,“审智”的思索。根据周作人的研究,其渊源主要是中国的明人小品和英国的幽默散文。然而,在五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这三大传统发生了分裂,散文一味浪漫,滥于抒情,没有现代性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余秋雨生逢其时,他在中国当代散文陷于抒情审美,落伍于诗歌、小说、戏剧的审智的历史关头,对抒情的割闭性进行了历史的突围。”

关 键 词:余秋雨现象 中国现代散文 气质 人格 镜像 “五四”时期 幽默散文 “审丑”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