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国荷[1] 商庆华[2] 张伟[2] 王永清[2] 陈刚[2] 孙密密 安永[2] 张光曙[2]
机构地区:[1]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市250014 [2]解放军第88医院全军肝病中心
出 处:《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第6期544-545,共2页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
摘 要:目的观察隐匿性HBV感染(OBI)者血清HBV M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在临床表现为OBI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6例、肝硬化(LC)患者29例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22例,常规检测血清HBV M和HBV DNA,对CHB患者行肝活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和HBcAg。结果在CHB、LC和PLC患者,血清HBV DNA分别为(4.26±1.82)lgcopies/ml(P<0.05)、(3.13±1.43)lgcopies/ml和(2.78±1.26)lgcopies/ml;在36例CHB患者,肝组织HBsAg阳性8例(22.2%),HBcAg阳性15例(41.7%),HBsAg/HBcAg同时阳性9例(25.0%);在三组患者中,血清HBV M以抗-HBc阳性最多见,分别为15例(41.7%)、12例(41.4%)和12例(54.5%);在36例CHB患者,肝组织呈G1、G2、G3和G4构成比分别为16.7%(6/36)、30.5%(11/36)、33.3%(12/36)和19.4%(7/36),S1、S2、S3和S4构成比分别为11.1%(4/36)、22.2%(8/36)、50%(18/36)和16.7%(6/36);在本组87例患者中有HBV感染家族史者57例(65.5%)。结论 OBI可引起慢性肝病病变进展,甚至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血清抗-HBc阳性和HBV感染家族史是OBI发生的高危指标。单纯检测血清HBV DNA易造成OBI漏诊,及时行肝组织学检查可提高OBI诊断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