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强[1] 李伟[1] 刘俊生[1] 陈城[1] 全仁夫[1]
出 处:《浙江创伤外科》2013年第6期882-885,共4页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transpedicular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改良PSO技术治疗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23例患者资料。患者术后均接受至少2年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在术前、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以及Cobb角对患者手术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进行评估。在末次随访时,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估。结果术中3例(13.0%)发生硬膜撕裂;术后1例(4.3%)出现一过性神经损害,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病例出现。所有患者术后均获至少2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2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外观得以矫正,且维持良好。所有病例截骨面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在VAS疼痛评分、ODI评分以及Cobb角评估方面,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的两次测量结果较之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评估结果显著优于术前;但末次随访与术后12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其神经功能获得ASIA分级1或2级的恢复。结论该改良PSO手术可实现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有效矫正,截骨面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 键 词: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后凸 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 融合 COBB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