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褚红[1]
出 处:《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94-96,共3页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
基 金: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河南方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12-ZD-070);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河南方言文化遗产价值与开发策略研究>(12A630029);洛阳理工学院博士基金项目<河南省方志所录方言整理与研究>(2010BR01);河南省人文社科培育基地"古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摘 要:契约文书是最具地方性特征的文献之一,因此在古代文献词语的考释,特别是方言词的考订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洛阳明清契约文书中含有不少方言俗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较真实地反映了同时代的口语,对它们进行考察,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通过对洛阳契约文书中"茔"、"取水渠"、"壹垧坢"、"地垅"、"界畔"、"滴水檐"、"畛"、"圪埌地"、"厕坑"、"过割"、"打兑"等10余则方言俗语词的考释,可补充《汉语方言大词典》漏收的词语、义项和语例,为研究洛阳方言、探讨近代汉语词义的演变提供丰富的语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