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综合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太仆寺旗种植业农户为例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奇峰[1] 周宁[2] 孙翠清[1] 吴颍宣[3]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2]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3]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农业经济》2014年第1期69-72,共4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建立粮食主产区农户利益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71003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为了验证粮农综合补贴政策能否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生产。本文对内蒙古太仆寺旗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在维持目前粮农综合补贴标准和发放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对3年后种植粮食作物表达出的意愿和态度这一微观视角进行研究。Ordinal回归模型拟合结果及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由于补贴占收入比重较小,以种粮为主农户的收入远低于外出打工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补贴对未来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增加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是目前获得补贴较高的被调研农户,未来不愿意种粮的倾向性更高,长期发展我国种粮的有效劳动力可能更加缺乏。为此,本文提出在稳定现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鼓励规模化种粮,提高种粮农户的收益,以及在WTO规则允许范围内实施与粮食播种面积挂钩的补贴并提高补贴标准,进而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粮农综合补贴 种粮积极性 ordinal模型 

分 类 号:F326.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