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金源[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出 处:《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期83-89,共7页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SS02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7002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277)
摘 要:工厂制是诞生于工业化进程中且至今依然处于主流的生产组织形式,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近代工厂制的发源地。从渊源上看,原工业化时期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即作坊制、家庭制、手工工场制生产为近代工厂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18世纪中叶后,技术变革带来的水力机、蒸汽机的发明,最终促使处于萌芽状态的工厂制破土而出,这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终于在英国问世了。工厂制首先出现于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纺织行业,从18世纪末期起逐步向其他行业扩散。与传统手工生产相比,近代工厂制在兴起过程中逐步展露出一些新的特征,如资本与劳动力的集中,劳动分工的加强,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等,这充分表明工厂制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已经实现了质的突破。工厂制的兴起,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英国的经济转型,同时也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基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