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合作博弈及协同创新绩效研究——基于DEA-HR模型的16省份农业废弃物基质化数据验证  被引量:3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鹏[1,2,3] 张俊飚[1,2] 颜廷武[1,2]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3]广西大学商学院

出  处:《管理世界》2014年第1期90-104,共15页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创新体系研究"(编号:71333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框架公约下农业碳排放的增长机理及减排政策研究"(编号:71273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减碳潜力与生态环境效应:以水稻为例"(413715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连片特困地区农户稳定融入农产品供应链的限制因素与实现机制研究"(13CJY076);华中农业大学自主科技创新基金(2011SC34);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资助(项目批准号:T201219);农业废弃物利用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联动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RW00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经费(项目编号:CARS-024)的资助

摘  要:依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采用DEA—HR模型,分析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绩效及区域差异问题。结果显示:(1)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之间存在利益诉求差异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制约了基质化产业的发展;(2)我国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为0.523,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3)参与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协会组织与产业管理部门的技术效率表现良好,而农户与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效率偏低,成为制约协同创新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而规模效率偏低与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导致农户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技术推广经费短缺与未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是导致技术推广部门运行绩效偏低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构建与完善主体连接与协调机制,提高农户的组织化与专业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与职能定位等对策建议,以提升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

关 键 词:协同创新链 农业废弃物 动态博弈 协同创新 DEA—HR模型 

分 类 号:F323.21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24.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