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63例儿茶酚胺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春梅[1] 梁向荣[1] 刘勇 胡伟[1] 徐道彦[1] 聂秀真[1] 林爱伟[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220005

出  处:《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年第1期58-5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摘  要:目的探讨儿茶酚胺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探索重症HFMD患儿病情进展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将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63例HFMD患儿分为3组:普通组(20例)、重型组(21例)、危重型组(22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正常儿童20名为对照组。应用SPSS13.0软件对上述各组患儿儿茶酚胺浓度进行分析。结果 HFMD患儿重型组、危重型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组血清NE水平高于重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HFMD患儿的儿茶酚胺水平以血清NE升高为主,且以危重型症升高明显,随病情进展有增高趋势,NE对HFMD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手足口病 儿茶酚胺 

分 类 号:R72[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