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抵抗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滕[1] 郭利平[2]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 [2]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12期1503-150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阿司匹林自20世纪70年代起作为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可减少高危病人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的危险性.但有研究发现,部分病人在长期规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反生,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概念.国外研究发现,AR的发生率为8%-45%或5%-60%[1].目前,AR主要分为临床AR和生化AR两种.前者是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不能预防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后者指口服阿司匹林后在实验室一种或多种血小板功能检测中,AR无法产生预期效果,如不能有效抑制血栓素A2(TXA2)的合成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2].本文就AR发生机制及中医药防治AR的认识等作一综述.

关 键 词:阿司匹林抵抗 作用机制 中医药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