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台辉[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 处:《人文杂志》2014年第1期89-95,共7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1CZZ004);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公民身份问题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议题,大致可划分为制度、心理、行动、教育这相对分离又相互依存的四个维度进行研究。作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勃兴的新维度,公民身份研究的心理认同维度旨在关注个体对于政治共同体之成员地位的主观认知、情感与判断,包括对自我安全、归属、责任、团结、包容或排斥等在心理层面的积极反应。西方学术界主要是在此维度进行公民身份问题的对话与争论。作为该维度的核心概念,公民身份认同进一步划分为合法化构建的、拒斥性的、重新规划的三种类型,三者在理论上相互推进,在实践中相互作用。该维度与类型的划分可以厘清晚近20年来西方学术界泛起的公民身份争论,有效透视西方学术界文化转向的总体状况及其内在动力机制。
关 键 词:公民身份认同 合法化建构 拒斥性 重新规划的公民身份认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