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223002
出 处:《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年第1期83-8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经左房给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可行性。方法28例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二组:LAP组和CVP组。二组患者术前均经右颈内静脉安放Swan—Ganz导管,待术中放入肺动脉。LAP组患者经右锁骨下静脉置入30cm长的4号深静脉管,待术中经卵圆孔或房间隔缺损置入左房。LAP、CVP组患儿分别经左房或中心静脉输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剂量为6~10μg/(kg·min),持续输注3d后逐渐减量。分别于停机后3d经测量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PMP),用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CO),然后计算出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和肺血管阻力。结果所有患儿所测得的PCWP与LAP呈显著正相关(r=0.739,P〈0.01)。LAP组患儿心指数(CI)显著高于CVP组,PMP和肺血管阻力显著低于CVP组(P〈0.05),手术后左房给药组心指数与中心静脉给药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患儿的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所测的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左房压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而手术经左房给予正性肌力药物能够减轻经中心静脉给药而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升高,增加心输出量。
分 类 号:R541.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