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蓉[1] 张春红[2] 白玮婧[1] 吕琦[1]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天津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300193

出  处:《河北中医》2014年第1期134-136,共3页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编号:JDZX2012135)

摘  要:后循环缺血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为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有眩晕、肢体或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其中眩晕最为常见,轻者闭目自止,重者如坐舟车,视物旋转,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1]。兹将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 键 词:眩晕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中医疗法 综述 

分 类 号:R441.2[医药卫生—诊断学] R743.906[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