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路妍[1] 林乐亭[2] 

机构地区:[1]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出  处:《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75-88,共14页Macroeconomic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危机后的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新变化与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选择"(10YJA790128);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第二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机制研"(12AZD044);辽宁省教育厅项目(W2011116);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L12AJL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通过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流动性增长与中国外汇储备余额有着比较显著的关系,在短期内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产生较大影响,其贡献水平很高;(2)汇率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条件;(3)美元资产与欧元资产的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影响比较显著,在短期内美元和欧元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美元和欧元占比的变动不太明显;(4)对外贸易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增长率在短期内影响较大;(5)中美利差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变动的短期因素,也是外汇储备需求变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应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优化外汇储备的投资结构,控制外汇储备不均衡增长,以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

关 键 词: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 外汇储备 影响 优化 

分 类 号:F832.6[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