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反思·展望——20世纪50至70年代民族小说文化身份的动态建构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斌[1] 张天佑[2]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文学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30

出  处:《西部学刊》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Journal of Wester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少数民族小说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建构与审美转化研究"(批准号:11BZW127);"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批准号:SKQNGG12004)的相关成果

摘  要: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民族小说的文化身份建构是他者化与一体化交融的建构,主要经历了动态发展的三个阶段。萌发阶段,他者力量在"自我"民族群体中处于边缘性文化身份状态;壮大阶段,则发展到上升性文化身份状态;至于确立阶段,则居于主导性文化身份状态。这导致了民族文化身份的巨大变革,却消解了其民族传统根基。理想的文化身份建构应该促成他者与自我之间的有机交融。

关 键 词:民族小说 文化身份 动态建构 回顾与反思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