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中国的增长逻辑与增长前景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作诗[1,2] 张原浩[1]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2]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2期37-46,共10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2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3G030012)

摘  要:中国制造的成功不是低劳动成本的成功,而是先进生产方式的成功。这个生产方式是丰富而庞大的产业集群及与之相联系的细致而专业的分工网络。政府依靠土地国有建设规模庞大的工业园区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有力促进了产业集群和分工网络的形成。但政府拥有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必然导致投资冲动、消费压抑。不过在存在潜在人口红利以及欧美高工资、高福利导致超强国外吸收的条件下,这反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当国内劳动力供给出现刘易斯拐点和欧美消费率下降时,便需要检讨土地招商竞争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向个人界定可能是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关键选择。

关 键 词:土地制度 地区竞争 招商引资 人口红利 

分 类 号:F120.3[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0.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