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子平[1]
出 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Journal of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基 金: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科基金一般课题<国际人才流动新范式与我国外籍人才引进政策转型研究>(编号:12BGL061);国家外国专家局2011年度公开招标课题<中国实行技术移民制度的实证分析>(编号:20110002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论文阐述了国籍政策调整的国际趋势;探讨了现代国籍理论的西方特性、中国国籍政策的特殊内涵等问题;并对当前关于人才引进中国籍争论的几个误区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单一国籍政策是强化国族认同的内在动力和客观需要;放松国籍限制只是全球化时代的趋势之一,不能忽视强化主权认同、努力消除双重国籍潜在风险的趋势;基于近代西方移民文化的国籍理论有悖于近代中国历史演进规律及国家现代化进程;本族裔外籍人才的个人权益只是国籍政策调整中的一部分依据;通过"双重国籍"形式主要是解决公共服务与发展机会两个方面的问题,而这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或途径进行解决。Since China started to promote the policy of recruiting talented persons,particularly those with Chinese origins,from overseas for its modernization,China ’s National Law has become a contentious issue.Some suggest that China should return to its previous practice of dual-citizenship.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opposes this idea.He argues that China should not subject itself to Western nationality theory but instead it should have its own discourse power in this issue.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