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俊仙 吴雪琼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全军结核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出  处:《中国防痨杂志》2014年第1期3-8,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Antituberculosis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9102-301);北京市科技计划研发攻关类科研基金(D08050700640802)

摘  要:直接面视下督导化疗(DOTS)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有效策略,它主要应用4个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和吡嗪酰胺(PZA)联合治疗6个月或更长时间。然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INH、RFP和PZA引发的肝损伤是化疗中最常见的,联合用药时肝毒性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增加,给结核病的化疗带来了难题。

关 键 词:抗结核药物 肝损伤 直接面视下督导化疗 分子机制 药物所 结核病控制 药物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 

分 类 号:R978.3[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