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 [2]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出 处:《学术交流》2014年第2期138-142,共5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理想认知模式理论视域下汉语被字句的特点研究"(13CYY067)
摘 要:虚词"给"具有多功能性,我们参考虚词"给"已有的分类,并结合语料考察,发现不同类虚词"给"在口语中分布上的如下特点:复合把字句、复合让字句Ⅱ、"给……把"句、"由……给"句、述补结构补语中"给"、兼语结构中的"给"、连谓结构中的"给"、"给(NP)VP"结构中的"给"属于"给1";复合被字句和复合让字句Ⅰ中的"给"应属于"给0"。"给"在句法位置上,更倾向于出现在"给(NP)VP结构"中,复合被动句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分布都不占优势;"给"句法功能受框式结构的影响,这些特点在书面语中也都有同样的表现。口语中复合叫/教字句的使用与普通的叫/教字句不同,是在极度减少。口语中在使用"给"时,"给"后宾语的出现与否,具有相当程度上的任意性,比书面语更自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