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荔城区蟑螂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俊钦[1] 陈学榕 

机构地区:[1]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351100 [2]莆田市荔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351100

出  处:《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 通过监测蟑螂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了解荔城区蟑螂的危害,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粘捕法在各调查点不同部位各放置1个蟑螂屋,晚放晨收,每月中旬监测1次,全年监测。结果 在5类行业分布区共布放蟑螂屋2 100盒,回收1 763盒,阳性773盒,侵害率43.8%。以饮食服务行业侵害率最高(54.1%),农贸市场次之(495%),企业、机关最低(12.7%)。共捕获各种蟑螂8 207只,平均密度4.7只/盒。以农贸市场密度指数最高(90),饮食服务行业次之(7.2),企业、机关最低(0.3);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57.0%),其次为美洲大蠊(25.9%)、澳洲大蠊(17.1%);总密度和若虫密度季节消长均为双峰型,高峰期均为5~6月和9~10月。结论 在灭蟑达标后,应进一步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繁殖高峰加大杀灭力度,有效控制蟑螂密度。

关 键 词:蟑螂防制 种群 侵害率 季节消长 莆田市 

分 类 号:R184.39[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