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N-λ在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丽楠[1] 金兰[1] 马旭知远 王松[2] 丁剑冰[2]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本硕班,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2]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出  处:《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4年第2期209-21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200,81060135,30860263)

摘  要:干扰素(IFN)是建立多方面抗病毒反应的关键因子,基于其受体、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公认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的IFN(1型、2型和3型)。IFN-λ是一个新近发现的在体外和体内都能引发抗病毒反应的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可以诱导受体异二聚体化,导致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发挥与1型干扰素相似的抗病毒生物学效应,如调节Th1、Th2及疾病治疗等。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人类疱疹病毒-6B(HHV-6B)等治疗上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其副作用比1型干扰素低,为IFN-λ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 键 词:干扰素一入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6B 抗病毒 

分 类 号:R392.11[医药卫生—免疫学] R373.2[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