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合肥230032
出 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771137);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编号:2011SQRL065ZD)
摘 要:目的观察海绵间窦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断层解剖、显微解剖学特点,了解各海绵间窦在蝶鞍区的位置关系及形态特点,为海绵间窦在影像学上的识别提供解剖学依据;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在磁共振图像上的成像特点,选择合适的显示方法观察各海绵间窦的特点并测量其大小,为经蝶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提供影像学资料;通过观察海绵间窦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测量蝶窦、垂体及海绵间窦的大小,分析蝶窦、垂体与海绵间窦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①断层解剖:选取6例头颅标本依次行浸胶、成型、冷冻,再用立式带锯制成头颅横、冠、矢不同层面的连续断层标本,依次观察各海绵间窦的出现情况、位置关系及形态特点。②显微解剖:选取18例成人头颅湿性标本沿头颅正中矢面线锯开,观察各海绵间窦的出现情况、形态特点及其周围的毗邻关系,统计各海绵间窦的出现率、测量其大小(包括上下径和前后径)。③磁共振血管成像:选取24例患者,每个患者无蝶鞍区占位及脑静脉血管病变,行常规MRI扫描和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CE-MRV),所得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IP)的方法重建脑静脉系三维图像,重点观察各海绵间窦的显示形态和大小,所得结果与显微解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断层解剖观察:头颅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前海绵间窦的具体位置和整体形态;头颅冠状面可以观察到前、下海绵间窦的具体位置和整体形态;头颅矢状面可以在同一层面观察到不同海绵间窦在垂体周围的位置和形态特点。②显微解剖观察:前海绵间窦位于垂体前上方的垂体窝边缘,多呈三角形、少数呈卵圆形;下海绵间窦位于垂体下方(多位于垂体前叶和后叶交界处的前下方),大部分呈新月形或卵圆形、极少数为裂隙状;后海绵间窦位于垂体的后上方,多为椭圆形;鞍背窦位于鞍�
关 键 词:海绵间窦 经蝶手术入路 显微解剖 断层解剖 磁共振成像
分 类 号:R322.3[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