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导航定位性能初步评估  被引量:31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元喜 李金龙[3] 王爱兵 徐君毅[3,5] 何海波 郭海荣 申俊飞 戴弦 

机构地区:[1]地理空间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2]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管理中心,北京100088 [3]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郑州450052 [4]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北京100094 [5]西安测绘信息技术总站,西安710054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1期72-81,共10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20144004;41374019;4110402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3AA122501)资助

摘  要: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也称北斗2代1期)于2012年12月27日正式开始运行,系统由14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本文初步评估了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运行后的基本导航定位性能,包括卫星可见性、位置精度衰减因子、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量精度、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精度以及模糊度解算性能等.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北斗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精度已与GPS处在同一水平,伪距测量精度约为33 cm,载波测量精度约为2 mm;北斗伪距单点定位水平精度优于6 m,高程精度优于10 m,已满足设计要求;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已具备独立的双频RTK定位能力,其单历元双频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几乎与GPS相当;北斗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精度与GPS相位差分定位处在同一水平,超短基线情况下,定位精度优于1 cm,而在短基线情况下优于3 cm;北斗与GPS组合定位时,模糊度解算的固定率和可靠性均显著提高;在短基线情况下,北斗/GPS组合载波相位差分动态定位精度相对于单一的GPS定位的改善可达20%以上;北斗单频伪距差分定位精度优于2.5 m,与GPS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可能为北斗GEO卫星伪距多路径误差较大.

关 键 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服务区域 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精度 单点定位 伪距差分定位 模糊度解算 载波相位差分定位 

分 类 号:P228.4[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