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官小而不廉--从主观方面论防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娟萍 

机构地区:[1]陕西省地矿局九○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陕西西安710600

出  处:《卷宗》2014年第1期215-215,共1页

摘  要:“廉政”一词,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上第一次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书中记载了齐景公与晏子关于“廉政”的对话。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所谓廉政,就是指政治上的廉洁清正。同时《贞观政要》中说到,“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可见古人早已清楚地认识到贪污腐败可以导致亡国,也会累及身家性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已成为历代文人志士的最高追求,“修身”成为其成功的最基础的要素之一,被列为首位。由此看来,廉政建设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受重视。如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是我党一直从未放松过的,其重要性在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政风的好坏,事关人心向背。

关 键 词:主观方面 《晏子春秋》 党风廉政建设 反腐败斗争 “廉政” 防腐 《贞观政要》 贪污腐败 

分 类 号:D914[政治法律—刑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