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会计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付磊[1] 

机构地区:[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出  处:《财会通讯(上)》2014年第2期6-9,共4页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会计制度发展演变研究"(编号:13BGL05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二十世纪中期指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体是指新中国成立(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前的十七年。这段时期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中国以后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会计也走上了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国当前的会计是新中国成立之时所采取的会计模式的延续,当时的会计模式对目前的会计发展仍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和认识二十世纪中期的会计,对于准确把握中国现代会计的演变,理解当今会计很有帮助。

关 键 词:中国会计 二十世纪 中期 新中国成立 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大革命” 会计模式 1949年 

分 类 号:F233[经济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