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耕文明伦理观的历史足迹及城乡二元结构伦理溯源(续)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继周[1,2] 胥刚[1,2] 齐文涛[1,2] 

机构地区:[1]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出  处:《中国农史》2014年第1期13-20,共8页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基  金: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科研业务费(04410211)

摘  要:(上接2013年第6期)四、中华农耕文明伦理思想的发展期(220年-960年)东汉后期,中央集权崩解于内,四夷环视侵凌于外。胡人从多方入侵中原,天下大乱。从朝廷到平民,普遍寻觅新的精神寄托。隋唐以前官方推行的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其主流属社会中上层。至于平民,则付之阙如。佛、道两家满足平民的精神需求,于是趁势而起。遂成儒、道、佛三足鼎立之势。三者互为消长、互相补充,并衍生出玄学一派。是为农耕文明伦理学的发展期。

关 键 词:农耕文明 城乡二元结构 伦理观 中华 历史 精神需求 儒家伦理 伦理学 

分 类 号:S-09[农业科学] K20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