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小平
出 处:《安徽文学》2014年第1期150-150,共1页
摘 要:潘军是1980年代先锋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创作上有过人的表现。和安徽其他作家相比,潘军有着异常的小说禀赋,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天生的小说家,具有优秀小说家所必备的种种素质。他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潜质。在先锋小说最为风光的年代,于先锋之上,独树一帜。荒诞、漂泊、虚无、宿命,是构成潘军先锋文本的核心元素,而在技术和艺术的层面上,潘军小说不断追求、放弃、解构、建构。丰富了先锋文学的表现力,也为荒诞在中国的现代表达,提供了新的视域。到了1990年代,当先锋小说家集体失语之后,潘军凭借着超常的智慧和深厚的学养,使自己的44作绝处逢生,为先锋小说开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后先锋小说(又称后新潮小说)中最有实力、最有成就的作家。其后的转型之作《死刑报告》和《合同婚姻》,以题材的现实性和叙事的当下性,成功融入商业文化语境。有评论家指出,“潘军算不得先锋小说最优秀的代表,但他确实是先锋小说告别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正因为他的创作.先锋小说才未草草收场。”在安徽50后作家群中.潘军也是创作数量最多、质量最为整齐的作家,1999-2000年被称作“潘军小说年”,绝非浪得虚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40.5